【展览】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附展览图集)

发表时间:2018-10-17 00:53作者:编者
文章附图

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


学术顾问:詹建俊   谢东明

学术主持:喻   红

艺术总监:马   璐   刘商英

策   展 人:汤   宇

开   幕   式:2018年10月12日下午4:00

展览时间:2018年10月12日-11月4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A展厅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师严道尊”现场图

2018年是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作为建校以来历史最长的专业学科之一,其教学发展及教师们的创作、科研都得到了学校高度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在经历了一年半多的策划、筹备和准备工作,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造型学院和美术馆承办的“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及油画系和美术馆承办的“意义的回归: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进行时”双展于10月12日下午同时盛大启幕。这是一场学术的盛会,也是一份新的学术成果。


“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于2018年10月12日至11月4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A展厅举办。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同承办。詹建俊、谢东明两位先生担任展览学术顾问,油画系第三工作室主任喻红任展览学术主持,造型学院马璐院长和油画系副主任刘商英担任展览艺术总监,汤宇担任本次展览的策展人。


开幕式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前油画系第三工作室主任詹建俊,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马璐,“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画室教学研究展”策展人汤宇,“意义的回归: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进行时”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作为代表先后发表致辞。


“师严道尊”以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发展的历史脉络为经,以不同时期的教学理念和创作特色为纬,通过对第三工作室不同历史阶段作品、历史照片、教学文献的进行有机编排,全面勾勒出其教学的历时展开和创作的广泛维度,共展出1959年董希文工作室成立以来各个阶段教师和学生作品共计六十余件。回顾第三工作室的发展历程,研究它的教学经验,这既是对新中国油画史的一次个案研究,也是对中央美术学院学术精神和学术传承的又一次总结和弘扬。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表示,“师严道尊”和“意义的回归”两个展览是中央美院百年校庆重要学术项目之一,也是体现中央美院百年来油画教育教学和油画创作研究学术传统的展览,在百年中国油画发展的历史中,中央美院是一个重要的缩影。


他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深刻认识油画艺术在中国的意义一是社会意义。油画在中国落地生根和广泛传播,并且作为一种学术的新知系统得以普及体现了在中国社会现代进程中文化交融的作用将外来的艺术形式和载体变为中国艺术语言的表达二是学术意义。以中央美院为代表的几代艺术家无论在任何时期都注重油画语言的本体研究注重对油画历史、技巧的深入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油画系教师在油画语言风格和追求上呈现出多样面貌对整个中国油画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三是文化意义。油画不仅仅是一个画种、一种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的表述。在中央美院几代油画家身上始终葆有文化情怀、文化理想和文化关切通过主题、题材、构图、造型来体现优秀传统使油画成为今天文化发展的重要标识。此次两个展览的同时举办对于探讨新的文化情境下油画教学和创作的“意义”坚持油画的本体语言拓展油画的艺术表现力有着现实意义。


“油画第三工作室自董希文先生开始,始终坚持把油画与中国精神相结合,关注‘开放的思想’,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前油画第三工作室主任詹建俊在谈及自己对第三工作室的感情与教学理念的认识时这样讲道。在艺术教学上油画第三工作室始终坚持着董先生当时确立的要求——严宽并重是对油画的绘画技巧、艺术语言、表达能力的严格要求则是应具有广阔的艺术视野建立不同艺术的兴趣有追求、有理想、有心胸。董先生与他所开创的油画第三工作室始终坚持发扬中国审美观发挥创新的思维与能力来创作出更新、更好的油画艺术作品。


师严道尊策展人汤宇在致辞中中回顾了油画第三工作室发展的历程与教学的传承性,展览题目“师严道尊”,出自《荀子》和《礼记》,是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师道精神”传承的一种写照与强调,第三工作室的传承不是口号或者风格式的传承,而是体现在各个时期的教学行为当中,体现在每一位先生的言传身教与身体力行当中。虽然各个时期面对的大环境不尽相同但第三工作室一直有着明确的方向教学方式也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第三工作室始终在的教学关系中引导学生掌握绘画基础与艺术表现的转换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的精神”。

————————————

“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


历百年迄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可谓名师大家济济一堂,鸿篇巨帙,成果斐然。其中由董希文先生创建的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更是不断书写出一篇篇壮美华章,成为推动中国油画艺术发展并形成“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的核心力量,堪称中国现代油画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


回望历史,第三工作室从建立之初的“董希文工作室”开始,广收博采、兼容并蓄,一方面扎根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也注重对西方油画艺术的自主吸收、融会贯通。同时秉承着董希文先生“油画中国风”的学术理想,围绕“因材施教、顺水推舟”的教学理念,在塑造国家形象和培养油画艺术人才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文革之后,在詹建俊先生的主持下,第三工作室始终坚持基础训练的规范和法度,主张创造自由的学术氛围,引导学生探索和发挥自己的个性,教学中坚持“严宽结合”,既不保守、也不放任,以优异的教学成果践行着“自觉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的学术主张,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毕业生,成为今天中国油画艺术界的中坚力量。


新世纪以来,在全球艺术变革的新语境下,第三工作室的教学相继在谢东明、喻红两任工作室主任的主持下,不忘董希文先生提出的“广收博采,为我所用”的教学传统,清醒而理智地坚守严格的写实基础训练,在教学中做到严谨的训练与活跃的思维并重,并持续深入探寻油画语言本体在历史演进中生成的独立价值和潜在精神空间。在全球文化艺术景观化、媒体化的多元图景中,第三工作室培养出来一批批毕业生为中国艺术界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也是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在今后全球高等美术教育与视觉艺术发展趋势中的独特意义和价值所在。


因此,在中央美术学院建校百年之际,造型学院推出“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的专题展览,以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发展的历史脉络为经,以不同时期的教学理念和创作特色为纬,形成“民族精神、中国气派”、“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立足传统、面对当代”三个展览单元作为叙事结构。通过对第三工作室不同历史阶段作品、历史照片、教学文献的进行有机编排,全面勾勒出其教学的历时展开和创作的广泛维度,共展出1959年董希文工作室成立以来各个阶段教师和学生作品共计五十余件。回顾油画系第三工作室的发展历程,研究它的教学经验,这既是对新中国油画史的一次个案研究,也是对中央美术学院学术精神和学术传承的又一次总结和弘扬。



展览现场:





“师严道尊”展览现场


部分展览作品:

《山歌》 董希文   53×40cm 布面油画 1961

《毛儿盖黑水姑娘》 董希文 53×40cm 木板油画 1955

《旭日》 詹建俊 180×150cm 布面油画 2003

《新疆少女》 詹建俊 77.5×57cm 布面油画 1961

《天路》 谢东明 130×190cm   布面油画   2016

《泣之一》 谢东明 190×130cm   布面油画 1994

《我们俩-喻红和赵波1》 喻红 250×300cm 布面丙稀 2007

《红色肖像》 喻红 130×97cm 布面油画 1989

《油站朝晖》 许幸之 44×62cm 木板油画 1962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凤凰山麓》靳之林 32.8×44cm 纸板油画   1977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晨》 李秀实 101×301cm 布面油画 1961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长江》 费正 120×265cm 布面油画 1962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收获歌》 袁运生 110×209cm 布面油画 指导教师:董希文 1959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阳光下的马车》 刘秉江   32×45cm 纸上油画 指导教师:董希文 1959

《红裙女人像》 罗尔纯 93×73cm 布面油画 1980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女人体》 姚钟华 91×76cm 指导教师:董希文 1962年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藏

《祁连山的早晨》 艾民有 222×202cm 布面油画 1962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妇女像》 朱乃正   95×100cm 油画 1980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落朱砂》 洪凌 160×25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空城计 2》 刘小东 250×300cm 布面油画 2015

《ISCP的房间》 陆亮 300×215cm 布面油画 2018

《胡杨与沙31号》刘商英 160X240cm 布面油画 2016

《蚁穴2》 仇晓飞   201×164.8cm 布面丙烯 2015

《幽思2(热土)》 季云飞 100X110cm 指导教师:詹建俊、朱乃正 1982年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收藏

曹立伟 石头房 145×145cm 布面油画 1984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摩托车》 叶江 190×146cm 纸上素描 2012年

《男人体》 夏小万 148X72cm 詹建俊、罗尔纯指导 1980年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藏

《老头像》 曾浩 108×78cm 纸本碳笔 指导教师:詹建俊 1986年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收藏

《女人像》   张路江102×88cm 布面油画 指导教师:谢东明 1986年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藏

《男人体》 周达 110×165cm 纸上素描 指导教师:刘小东 2009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藏

《老人像》 裴咏梅   布面油画 163x130cm 指导教师:刘小东 喻红   1998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摩西》 商亮 230×180cm   布面丙稀 指导教师: 喻红 2002年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藏

《果肉》 潘琳 布面油画 65.7×53.3cm 2018

《被束缚的身体》 宋琨 65×45cm 布面油画 材料拼贴 2017

《女双人体与三双半腿》陈国宝 73×100cm 布面油画 指导教师:刘商英、陆亮 2016年

《野猪》 李松松 210×210cm 木板油画 2018

《爱谁谁》 周栋   300×200 2009 布面油画


嘉宾合影

当天出席双展开幕仪式的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院长范迪安、副院长苏新平,以及曾经在油画系传技授艺,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教学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老一代先生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老院长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前油画系第三工作室主任詹建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前油画系主任闻立鹏,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钟涵,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前油画系主任马常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前第四工作室主任袁运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前油画系主任、第二工作室主任戴士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前油画系第二工作室主任丁一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前油画系主任、第三工作室主任谢东明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前壁画系主任孙景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刘秉江,董希文先生之女董一沙,许幸之先生之子许国庆以及各届的众多老学生,和中央美术学院各分院、系、职能部门的领导负责人也都参加了本次开幕仪式。

资料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编辑:董希文艺术研究与纪事


除特殊标明外,本公众号内容均为原创编辑制作

↓↓↓如需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欢迎查看)

董希文: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油画中国风  

董希文:关于壁画的形式和制作方法

董希文:《百万雄师渡长江》的一些创作意图  

听董希文自己说油画《开国大典》

董一沙:父亲在大雅宝的岁月(上)

董一沙:父亲在大雅宝的岁月(下)

邵大箴:为新中国增添了灿烂光辉  

詹建俊:董希文先生的“兼收并蓄”和“顺水推舟”  

许幸之:与董希文对谈艺术  

艾中信:董希文的创作道路和艺术素养  

    正:忆先生董希文:深沉的悲歌  

袁运生:董希文的艺术精神  

姚钟华:谈董希文先生的藏区写生兼议对景创作  

刘秉江:回忆恩师董希文  

范迪安:《一笔负千年重任——董希文艺术百年回顾》序  

董一沙:《董希文的艺术历程》(上、中、下)  

刘   新:董希文速写手稿遗珍  

李骆公:弱冠之谊——忆希文兄  

水天中:董希文绘画艺术浅论  

李秀实:记董希文先生的写生课  

邵伟尧:“顺水推舟”因材施教 ——董希文美术教学法的核心  

靳之林:董希文为创建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做不懈的努力  

邵大箴:“绘画味”和董希文的《哈萨克牧羊女》

董一沙:珍爱生命 久远的记忆 回忆父亲董希文  

高    泉:无尽的怀念  

【展讯】大雅宝胡同甲2号文献研究展: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家的记忆  

张颂南:远方的思念  

祁海平:重读董希文  

周功华:油画民族化:董希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谷   嶙:和董先生在一起的日子  

宋怀桂:师生缘 ——回忆我的老师董希文先生  

【专辑】董希文画中的母亲  

【新闻】中央美院百年校庆 董希文作品新的捐赠《农村互助组组长》

端午·董希文的生日||大家谈 (一)   

董希文的艺术与人生||大家谈(二)  

董希文的艺术与人生||大家谈(三)  

董希文的艺术与人生||大家谈(四)

【视频】六集纪录片《敦煌画派》 | 秦川

【视频】灵感高原||画家心驰神往的西藏  

【教师节】诗 · 致董希文工作室四杰 | 高振美

董希文的《西湖风景》| 董一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