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敦煌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已经在北京拉开帷幕。展览分别以“经典敦煌艺术”、“藏经洞专题”、再现千年石窟艺术的不朽神韵和敦煌学的博大宏阔,以“1940年以来的敦煌艺术手法与精神”展现敦煌艺术的现实活力。
展览超过280组件作品。其中,复制洞窟8座,文物级壁画临本、彩塑临品等总计约202组件。同时第一次系统呈现常书鸿、董希文、孙宗慰等37位新老艺术家的70余件作品。
董希文先生的敦煌壁画临摹《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降魔变》和创作《云南驮马图》三幅作品也在此次展出。
纸本彩墨 214x304cm 1944年 敦煌研究院藏
早在1942年,28岁的董希文来到聚集大批爱国人士的战时文化艺术中心陪都重庆,创作出了具有中国艺术表现形式语言的线性油画《苗女赶场》,并参加了在重庆中央图书馆举办轰动一时的“第三届全国美展”。这一新作在蓝色调中拖长的线条引出山间行进的节奏,描绘出他熟悉已久的山寨民生景象。当年被留法画家吕斯百称为“这就是中国的油画。”
第二年,董希文在重庆观看了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举办的“敦煌艺术及西北风俗写生展”,立刻被博大浑厚的敦煌艺术深深的感染。就在同月,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了决议筹备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董希文听到消息随即与身为筹备委员会委员之一,老师常书鸿联系,表达去莫高窟的愿望。征得同意后他便放弃了在重庆中央电影摄影厂美术组字幕员的工作,拟定敦煌之行。动身前与国立杭州艺专同学张琳英以登报告之的简朴方式在重庆结婚,两人一同前往大西北。卡车、毛驴、骆驼轮番兼程,历经三个月到达了敦煌。
灿烂的莫高窟宏大的壁画群给董希文以极大震撼,他常在洞中试想当年千百支烛光点燃,无名画师们将身心融于作品产生的辉煌。并为源于民间故事在佛教中体现的忍辱修行和为普救众生自我牺牲的精神所感染。他说,“两年半的漫长岁月,把自己的物质生活压缩到最低限度,将整个心灵装配到古人的怀抱中去,寂寞的环境与单纯的工作,使我很自然的遗忘了自己是来自何处……”
董希文特别喜爱并选择临摹的大型壁画情节复杂、场面宏大,第254窟北魏的《萨埵那舍身饲虎》,画间阴郁丰富的色彩中散发着强烈的悲壮气氛。第428窟北周的《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采用了复原临摹的手法,在深入研究原画色彩的基础上,力图还原到初绘时的色彩状态,大胆地将鲜艳的红绿色彩还原到想象中初画时的状态,把一个极富牺牲精神的动人故事,以自己的热情描绘出来。由此看出他向古人学习的同时所兼具的创造意识,为敦煌壁画的色彩研究作出了开拓性的探索和贡献。此外他还临摹有第257窟的《鹿王本生故事》、 第285窟的《得眼林故事》等等长卷。
董希文 临《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第428窟 北周)(复原临摹)
纸本彩墨 61x416cm 1943年 敦煌研究院藏
董希文在敦煌研究所工作的三年期间,虽然物质匮乏,生活极为艰难,却深受敦煌艺术的感染和激励也找到了更为丰富的艺术语言。他在从事壁画及泥塑的临摹、整理工作之余,用在当地取材自制的颜料,迫不及待将学生时期在云贵地区所见民间的生活景象为题,创作出一幅幅具有敦煌艺术手法的画作,如《苗民跳月》、《山水》、《云南驮马图》等等来。
这次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敦煌大展,在“当代艺术”内容版块中,董希文于1944年30岁时的重要作品:由多张小纸拼接绘成的11米长卷《云南驮马图》稿,是他采用曾在云南地区跟随马帮行旅时大量的写生创作而成。大面积的赭红底色,以线描重彩画就,手法朴素天真,形象生动诙谐。复杂的情节连绵不断,时空交错中多达数十只马匹和众多男女老幼,表现出马帮历经漫长的旅途,装卸货物,喂马、就医,交易买卖,及贫富对比等等细节,生动的呈现了抗战期间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生景象,也寄托了画家对劳苦民众的深切关怀。
画面后方一处并不十分醒目的细节尤为感人:车水马龙的闹市中,一个男孩正弯腰蹲在地上的背影,他面前的墙壁上,幼稚的描画着人和马的故事——一幅他眼中的世界。而这个蹲在地上画画的孩子正是当年只有二十来岁的艺专学生董希文!这个青年身穿破旧衣衫,风餐露宿,跟随马帮走过一程又一程,看见他们为了生计赶着驮物的马匹辛劳疲惫,看见马儿因长久背负重物磨出了鲜血……这一处处细节映照出青年画家对劳苦生命的深厚同情与关爱。而董希文又是以这样谦卑、含蓄的方式把自己留在了他所熟悉和喜爱的马帮中间。
这幅落款为‘’稿‘’的《云南驮马图》,一定曾在胸怀大志的董希文心中绘成过一幅完整的壁画长卷。虽然历经世事与磨难,他的这一理想没能实现,几十年后的今天能够将这幅代表了当年青年画家勇于创新精神的画“稿”展示在世人面前,也稍许了却了一桩遗憾。
董希文曾经说过:“当年,我一个学西画的青年,在别人喝咖啡的时候,去到敦煌是想闯出一条路来!”
我们回望董希文先生作品丰厚的一生,他走出敦煌后,在新的时代中能够创作出《哈萨克牧羊女》、《开国大典》、《春到西藏》、《红军过草地》等等中国美术史上的杰作,无论表现堂堂的金碧辉煌、抒情的淡雅飘逸,还是历史的厚重深沉,各具特色的浪漫手法都体现了鲜明的中国艺术风格,无疑丰富多彩的敦煌艺术为他后来的宽广道路提供了坚实的铺垫。
【视频】董希文三十岁时作长卷《云南驮马图》
董希文 《云南驮马图》稿 纸本水粉 112x1114cm 1944年
董希文艺术研究与纪事介绍董希文艺术(画作与画论)及相关的研究与纪事
7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董希文,1914年端午生于浙江省绍兴县,1973年1月8日文革中逝世于北京。1946年应徐悲鸿邀请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董希文工作室主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董希文少年时受家庭重视新学影响,同时对中国宋元明清绘画及瓷器多有接触而喜爱。后就读于之江大学、苏州美专、上海美专、国立杭州艺专、越南法国国立安南美术专科学校。主要师从于颜文樑、林风眠、常书鸿、恩·巴蒂等大师。广博众采,学贯中西,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学生时代即长年深入西南边寨下层民众生活地区写生创作。1943年远赴西北任敦煌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考察并临摹整理大量古代壁画,深入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壁画的精髓和技法。1946年后到北平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爱国运动,秘密印制散发大量革命宣传画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他以高昂的革命热情讴歌祖国的新生,创作出一大批气度恢宏,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巨作,其作品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成为新中国美术的经典。50-60年代曾沿着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走过的路线,和先后三次深入川藏牧民地区,不畏艰辛长途跋涉,体验生活并写生、创作大量风格独特,技艺精湛,充满生命力的作品,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产生重大影响。董希文在对西方绘画艺术广泛研究和对中国传统艺术深刻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寻找中西方绘画的交融点,于五十年代即鲜明提出“油画中国风”的主张并身体力行,在探索和开拓具有中国人灵魂气质的油画艺术表现形式中独树一帜;在教学中采取“广收博采、兼收并蓄”和“因材施教、顺水推舟”的开放方针,成为新中国非常具有影响力与开创性的艺术大师及杰出的美术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