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 油画《开国大典》:一曲新中国的赞歌发表时间:2024-10-09 21:00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时间回溯到1953年5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审阅一批将赴海外展览的美术作品,看到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后,高兴地说:“是大国,是中国。”“我们自己的画拿到国际间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1953年,毛泽东(左二)、刘少奇(左一)、周恩来(右三)等 这是油画《开国大典》所受到的当之无愧的赞誉。画作展现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一幅纪念碑般的作品。画面上,黄灿灿的菊花,红通通的灯笼,人们脸上庄重而喜悦的神情,湛蓝而开阔的天空,广场上飘舞的旗帜,还有满怀期待的人民群众。《开国大典》以恢弘的视野、明丽的色彩,民族化的语言和形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新中国庄严和谐的形象,表达了人民喜悦激动的心情,成为中华民族站起来的见证。 《开国大典》是195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而创作的作品。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亟待有新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展现新中国风貌。当时,中国传统绘画难以表达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而苏联式的油画绘画语言又难以展现中国风度和气派。接到任务的中央美术学院经过研究,将这副重担落到当时只有37岁的年轻教师董希文身上。 董希文曾在苏州美专、杭州艺专、上海美专三所艺术院校学习,对西方古典油画和现代派作品有着充分的了解。出于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他又曾致信常书鸿先生,在1943到1946年,用3年时间在敦煌全力临摹研习壁画,对于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传统绘画,特别是壁画的艺术表现方法有了深入的体会和感悟。董希文还亲历了天安门广场上开国大典那激情澎湃的一刻,充满了表达和创作的热情。正是这种对中西艺术的研习与掌握,对新中国的热爱,以及时代赋予每个人蓬勃向上的朝气与创造力,让画家有了更为大胆且具有突破性的实验和设想,成就了《开国大典》融汇中西又凸显民族气派、民族审美的独特风格。 《开国大典》首先是一幅油画,建立在西方素描和造型的写实基础上,人物塑造准确,建筑、场景以及广场人群都有强烈的现实感,这符合重大历史题材的纪念性绘画的诉求。作品更将现实做了艺术化的提升,并将中华民族传统绘画技巧和审美融入创作中:在构图上,董希文采取了从天安门城楼向南看的角度,将天安门城楼、国家领导人、广场群众以及广阔的蓝天纳入同一画面,突出了“大团圆”式的节日气氛;为了让视野看得更远,画家突破西方油画焦点透视的写实原则,参考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的灵活手法,远近虚实结合,使广场和天空无限延展开来;人物形象更为单纯化,舍弃了琐碎的细节描绘,集中表现国家领导人的精神、风貌和特点;以中国人喜爱的红、黄、蓝作为主色调,压低明暗强度与冷热对照,突出色彩本色的对比;减弱光源造成的阴影,放弃西方油画厚涂堆积的手法,控制过于写实的体积感,凸显画面的装饰性和平面效果。 这些源于中国画传统而又巧妙应用的手法,让作品有了喜庆而明朗、庄严而稳定的效果,更加具有象征意义。为了画面的整体性表达,董希文还做了更为大胆的尝试,他在画中去掉了天安门城楼上原有的毛主席身边的一根柱子,使视线不再被遮挡。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说:“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时隔多年,我依然能够感受到董希文先生心中的那份庄严和神圣。他同那个时代的人一样,对新中国爱得深沉,爱得热烈,爱得真挚。油画《开国大典》是唱给新中国的一曲赞歌,是人民对祖国的无尽祝福。 刘辉,就读于南开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学博士艺术学专业。现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故宫文化创意研究所副所长。曾任河北教育出版社任文化编辑室主任,故宫出版社总经理、总编辑,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欢迎关注公众号,查看往期文章 除特殊标明外,本公众号内容均为原创编辑制作 如需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 董希文所创作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作品中,充满了阳光的气息,清新刚健的艺术语言传达出顽强的生命力。他在不事张扬的平和外表下有着坚韧的性格,无论顺境或逆境都始终保持着冷静思考的独立人格,他敢为社会担当使命的勇气和“一笔下去负千年重任”的精神,以及谦逊自省、正直不阿、待人友爱的美德都令我们永远深深的怀念、充满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