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 油画《开国大典》:一曲新中国的赞歌

发表时间:2024-10-09 21:00作者:刘辉
文章附图

图片
董希文《开国大典》布面油画 230x400cm 1952年(第一版)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作者 | 刘辉

时间回溯到1953年5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审阅一批将赴海外展览的美术作品,看到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后,高兴地说:“是大国,是中国。”“我们自己的画拿到国际间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图片

1953年,毛泽东(左二)、刘少奇(左一)、周恩来(右三)等

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

这是油画《开国大典》所受到的当之无愧的赞誉。画作展现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一幅纪念碑般的作品。画面上,黄灿灿的菊花,红通通的灯笼,人们脸上庄重而喜悦的神情,湛蓝而开阔的天空,广场上飘舞的旗帜,还有满怀期待的人民群众。《开国大典》以恢弘的视野、明丽的色彩,民族化的语言和形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新中国庄严和谐的形象,表达了人民喜悦激动的心情,成为中华民族站起来的见证。

《开国大典》是195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而创作的作品。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亟待有新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展现新中国风貌。当时,中国传统绘画难以表达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而苏联式的油画绘画语言又难以展现中国风度和气派。接到任务的中央美术学院经过研究,将这副重担落到当时只有37岁的年轻教师董希文身上。

董希文曾在苏州美专、杭州艺专、上海美专三所艺术院校学习,对西方古典油画和现代派作品有着充分的了解。出于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他又曾致信常书鸿先生,在1943到1946年,用3年时间在敦煌全力临摹研习壁画,对于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传统绘画,特别是壁画的艺术表现方法有了深入的体会和感悟。董希文还亲历了天安门广场上开国大典那激情澎湃的一刻,充满了表达和创作的热情。正是这种对中西艺术的研习与掌握,对新中国的热爱,以及时代赋予每个人蓬勃向上的朝气与创造力,让画家有了更为大胆且具有突破性的实验和设想,成就了《开国大典》融汇中西又凸显民族气派、民族审美的独特风格。

《开国大典》首先是一幅油画,建立在西方素描和造型的写实基础上,人物塑造准确,建筑、场景以及广场人群都有强烈的现实感,这符合重大历史题材的纪念性绘画的诉求。作品更将现实做了艺术化的提升,并将中华民族传统绘画技巧和审美融入创作中:在构图上,董希文采取了从天安门城楼向南看的角度,将天安门城楼、国家领导人、广场群众以及广阔的蓝天纳入同一画面,突出了“大团圆”式的节日气氛;为了让视野看得更远,画家突破西方油画焦点透视的写实原则,参考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的灵活手法,远近虚实结合,使广场和天空无限延展开来;人物形象更为单纯化,舍弃了琐碎的细节描绘,集中表现国家领导人的精神、风貌和特点;以中国人喜爱的红、黄、蓝作为主色调,压低明暗强度与冷热对照,突出色彩本色的对比;减弱光源造成的阴影,放弃西方油画厚涂堆积的手法,控制过于写实的体积感,凸显画面的装饰性和平面效果。

这些源于中国画传统而又巧妙应用的手法,让作品有了喜庆而明朗、庄严而稳定的效果,更加具有象征意义。为了画面的整体性表达,董希文还做了更为大胆的尝试,他在画中去掉了天安门城楼上原有的毛主席身边的一根柱子,使视线不再被遮挡。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说:“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有西方油画的造型基础,有中国绘画技法的传承和创新,有艺术化的对现实的改造和提升。董希文开拓性的创作,也得到了徐悲鸿、艾中信、江丰、吴作人等艺术家的支持和肯定;1952年作品完成后,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保存;1953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画作《开国大典》,受到广泛关注;同年,董希文在《新观察》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经验》等文章,逐步阐述了在油画创作上学习应用民族绘画技巧的经验。
图片1953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的成功,为油画民族风格、民族形式的尝试和探索,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20世纪50年代,艺术界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总体持批评态度,而董希文却提倡兼容并蓄,从以敦煌为代表的民族绘画中汲取丰富的艺术源泉,应用到现实主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中。没有开阔的艺术视野和胸怀,没有深刻的民族文化自信,就没有民族艺术的改造和提升以及中西艺术的融会贯通。《开国大典》是董希文在20世纪50年代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和尝试,对于今天的我们,更有着启发的意义和作用。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油画《开国大典》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我曾前去观摩:近看灯笼红纱映着的光线,地毯毛绒蓬松的质感,琉璃瓦的闪光,汉白玉栏杆由于年代久远而微微泛黄,如此细腻而生动;远望天空透明澄净,风和日丽,方队整齐,旗帜飘舞,整幅画面庄重大气,热烈明朗。从细节到整体,作品都典雅和谐,一派泱泱大国气度。

时隔多年,我依然能够感受到董希文先生心中的那份庄严和神圣。他同那个时代的人一样,对新中国爱得深沉,爱得热烈,爱得真挚。油画《开国大典》是唱给新中国的一曲赞歌,是人民对祖国的无尽祝福。

本文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09月16日
作者介绍:

刘辉,就读于南开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学博士艺术学专业。现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故宫文化创意研究所副所长。曾任河北教育出版社任文化编辑室主任,故宫出版社总经理、总编辑,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欢迎关注公众号,查看往期文章

除特殊标明外,本公众号内容均为原创编辑制作

如需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

图片

图片

董希文,1914年端午生于浙江省绍兴县柯桥光华溇,1973年1月8日文革中逝世于北京。
董希文少年时受家庭重视新学影响,同时对中国宋元明清绘画及瓷器多有接触而喜爱,埋下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种子。先后就读于之江大学、苏州美专、上海美专、国立杭州艺专、École des beaux-arts de l'Indochine(原译:越南法国国立安南美术专科学校)。主要师从于颜文樑、林风眠、常书鸿、恩·巴蒂等人。广博众采,学贯中西,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
学生时代即长年深入西南边寨下层地区的他,用大量的写生和创作探索具有中国艺术表现形式语言的线性油画,在《苗女赶场》、《哈萨克牧羊女》、《云南驮马图》等作品中表现出对民众生活的关注与同情。
1943年董希文远赴西北大漠任敦煌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考察并临摹整理大量古代壁画,深入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壁画的技法和精髓。
1946年他来到北平,应徐悲鸿邀请担任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后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爱国运动,秘密印制散发大量革命宣传画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董希文以高昂的革命热情讴歌祖国的新生,创作出一大批气度恢宏,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民族风貌的巨制,如《开国大典》、《春到西藏》、《红军过草地》、《百万雄师过大江》等,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成为新中国美术的经典。
五、六十年代他沿着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走过的路线,并先后三次深入川藏牧民地区,不畏艰辛长途跋涉,体验生活并写生、创作出大量技艺精湛、独树一帜、充满生命力的作品,如《大渡河泸定铁索桥》、《班佑河畔高草地》、《山歌》、《边城亚东》、《千年土地翻了身》等,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董希文在对西方绘画艺术广泛研究和对中国传统艺术深刻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寻找中西方绘画的交融点,于五十年代鲜明提出“中国画家应该有中国画家自己的气质,自己对于生活的想法、看法和表现法”——即“油画中国风”的主张并身体力行,在探索和开拓具有中国人灵魂气质的油画艺术表现形式中独树一帜;在他所创立的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的教学中采取“广收博采、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方针,与“因材施教、顺水推舟”尊重个性的教学理念,培养出大批视野开阔、风格独具的美术人才。
董希文在他五十八年的短暂生命中为自己所热爱的绘画艺术和为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以尽可能的努力尝试力图完成心中为自己定下的任务:负起对中国美术应有的一份责任。虽然他没赶上改革开放的机遇,时间和客观条件没能允许他达到期许的目标,留下许多遗憾,但是他在几十年前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已经留给后人值得参照的可能。

董希文所创作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作品中,充满了阳光的气息,清新刚健的艺术语言传达出顽强的生命力。他在不事张扬的平和外表下有着坚韧的性格,无论顺境或逆境都始终保持着冷静思考的独立人格,他敢为社会担当使命的勇气和“一笔下去负千年重任”的精神,以及谦逊自省、正直不阿、待人友爱的美德都令我们永远深深的怀念、充满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