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霞 | 三画室的遗传密码发表时间:2021-05-17 17:28 (节选) 董希文先生曾经在敦煌下过三年的临摹功夫,这使他深谙中国艺术之堂奥。但是,西藏又为他创作具有中国艺术精神气质的油画艺术,提供了什么地利呢? 董希文 《春到西藏》 董希文 《农村互助组组长》 董希文 《女区长》 木板油画 53x40cm 1961年 董希文 《牧歌》 布面油画 81x60cm 1961年 “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不仅是20世纪中国油画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目标,也“历史地”构成了评价中国油画的尺度和标准。在20世纪中国油画史上,欧洲绘画传统与油画民族化之间的张力,是不断招致争议的热门话题之一。民族化的话语,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以今天的视野看,民族化的不同话语形态,也是在时空变化的漩涡里对东西方之间话语权力的重新缔造。比如在50—70年代,民族化的话语扮演着革命化、大众化的角色,既是一种对外的文化防卫力量,又是一种对内的社会政治艺术秩序的建构力量。而在80年代出现了对“油画民族化”的反思(参阅《迎接油画艺术的春天—油画艺术讨论会纪要》,载《美术史论》1985年第4期)。民族化的话语,在此时被视为政治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民族传统”、“民族风格”也被看作艺术独创性的对立面,成为新时期艺术创作的“层层束缚”。而艺术独创性的另一个对立面—追摹西方反倒在很大程度上被接受,成为艺术独创性的合法成分。90年代冷战的结束和经济的全球化,使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置身于董希文当年预想的“世界艺坛”。在此情境中,民族化的话语经历了又一场戏剧性的转变。80年代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地域性、本土性,甚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此刻成为有效的资源、策略和语言身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通过对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可以转化为在当代文化中与其他文化对话的能量,转化为一种超越自身历史的话语。这可能是在全球化的历史时空下,对东西方之间话语权力的又一次重新缔造。 董希文 《边城亚东》 布面油画 81x60cm 1961年 原载《画界》2011年5月第3期 董希文,1914年端午生于浙江省绍兴县,1973年1月8日文革中逝世于北京。1946年应徐悲鸿邀请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董希文工作室主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董希文少年时受家庭重视新学影响,同时对中国宋元明清绘画及瓷器多有接触而喜爱。后就读于之江大学、苏州美专、上海美专、国立杭州艺专、越南法国国立安南美术专科学校。主要师从于颜文樑、林风眠、常书鸿、恩·巴蒂等大师。广博众采,学贯中西,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学生时代即长年深入西南边寨下层民众生活地区写生创作。1943年远赴西北任敦煌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考察并临摹整理大量古代壁画,深入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壁画的精髓和技法。1946年后到北平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爱国运动,秘密印制散发大量革命宣传画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他以高昂的革命热情讴歌祖国的新生,创作出一大批气度恢宏,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巨作,其作品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成为新中国美术的经典。50-60年代曾沿着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走过的路线,和先后三次深入川藏牧民地区,不畏艰辛长途跋涉,体验生活并写生、创作大量风格独特,技艺精湛,充满生命力的作品,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产生重大影响。董希文在对西方绘画艺术广泛研究和对中国传统艺术深刻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寻找中西方绘画的交融点,于五十年代即鲜明提出“油画中国风”的主张并身体力行,在探索和开拓具有中国人灵魂气质的油画艺术表现形式中独树一帜;在教学中采取“兼收并蓄”和“顺水推舟”的开放方针,成为新中国非常具有影响力与开创性的艺术大师及杰出的美术教育家。 除特殊标明外,本公众号内容均为原创编辑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