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美术里的中国 董希文艺术研究与纪事 2023-01-27 09:00发表于北京当他走进莫高窟,在艺术古老的光华中,追寻灵感的钥匙。几何图形,构筑起雪山,向天空展示出晶莹。流动块面,铺展成大地,承托起哈萨克族牧民奔放的喜悦。粗犷边线,勾勒出生活图景,那是哈萨克族牧羊女的美好生活。生机、生命、生活,在画布中常新。
1948年,油画家董希文创作《哈萨克牧羊女》。在几何与色彩的游戏中,搭建出哈萨克族充满诗意的生活景象。范迪安:在整个中国油画还没有像今天这么普及,董希文可以说独辟蹊径,勇于创新。他的油画《哈萨克牧羊女》既有强烈的民族风格语言,又具有非常鲜明的现代意识的作品,这真可以说,是一个创举。
美术馆内,凝望这幅画作,它那么与众不同,却透着一丝熟悉。这种熟悉感来自中国人文化记忆深处,黄沙与戈壁尽头的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壁画。
1942年的重庆,依然处在惨烈的大轰炸中,满目疮痍。学习油画的董希文在战火中四处漂泊。这位曾在杭州艺专师从于林风眠等人的优秀毕业生,为了生存,只能找到一份电影字幕员的工作。在日复一日的防空警报中,董希文感到迷茫。他渴望在战火中为国家救亡而创作,但人生的道路,国家的道路,艺术的道路,似乎都在迷雾当中。
直到有一天,一场敦煌壁画展与董希文不期而遇。29岁的董希文如痴如醉,从早到晚欣赏着眼前的壁画,久久不愿离去。这场敦煌壁画展像投入黑暗的一丝光亮,飞天曼妙的身姿,佛像庄严的神态,是一个文明古国艺术的庄严法相。董希文笃定,敦煌珍藏着不应被战火毁灭的文化遗产,也埋藏着他的艺术出路。范迪安:在(20世纪)40年代的前期,包括董希文在内的一批画家走向西部,尽管条件很艰苦,但是他们这种精神的向往,这种文化理想的追求,使得他们克服困难。
近八十年前,董希文从重庆出发,踏上了一段孤勇的旅途。他用双脚丈量着一望无际的大漠,内心的煎熬驱动着他踽踽前行。从重庆到敦煌,董希文整整走了三个月。戈壁深处的莫高窟,如同穿越时空而来的艺术殿堂,巍然耸立,召唤着董希文的内心。莫高窟内,光影摇曳,壁画中群山演变成锯齿状的三角形。简单的图案与色块,充满生命的律动。董希文沉浸在昏暗的洞窟中临摹、作画,并借着镜子的反光增补窟内的光线。他如饥似渴,不愿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壁画中,尘封了千年的世俗生活,像流淌在墙壁上的歌谣,具象化的史诗打动了董希文。
范迪安:敦煌壁画毫无疑问,它作为我们民族绘画的重要遗产,蕴含了非常丰富的主题内容,特别是造型语言的体系,与此同时的话,他在思考如何运用油画的语言,形成中外融合,中西融合。
两年多时间倏然而逝,除了临摹壁画,此时的董希文已开始游历西北大漠,一路鲜活的风貌、风情都在他的笔下蔓延。一日,董希文在敦煌附近偶遇一支世代居住在此的哈萨克族牧民。雪峰、群山、飘舞的民族服饰,极具生活气息的游牧生产,眼前的一切仿佛就是洞窟内画师描绘着的日常生活,纯粹而质朴。这一刻,哈萨克族牧民的生活与敦煌壁画隐隐交错,久久刻印在董希文脑海中。
1948年,董希文已回到北平,曾经的哈萨克族牧场一直在他内心沸腾,斑斓的民族服饰流光溢彩,姑娘的笑脸泛着红晕,新鲜的羊奶蒸腾着香气,火热美好的哈萨克族牧场在笔下蔓延,大胆舍弃西方油画的空间、体积、光影,转而依赖更具敦煌壁画特点的粗壮边线、几何图形,再以大色块平涂,让颜色间的配合充满和谐的节奏与浪漫的想象。
范迪安:在《哈萨克牧羊女》中,就仅仅以艺术形式来看,不是按照焦点透视的西画的方式,而是像敦煌壁画一样,按照平面的这个层次来展开,所以《哈萨克牧羊女》,一眼就可以看出和敦煌壁画的这种因缘。
此后,董希文在油画民族化创作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从家喻户晓的《开国大典》,到描绘西藏人民解放生活的《千年土地翻了身》,董希文作品中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开创了中国绘画中民族独立与文化自信的新风格。
采千载艺术之遗韵,绘就今日生活之感动。画布中,是穿越时空的交响。
中国画家应该有中国画家自己的气质,自己对于生活的想法、看法和表现法。
布面油画 160x127cm 1948年 中国美术馆藏
董希文,1914年端午生于浙江省绍兴县柯桥光华溇,1973年1月8日文革中逝世于北京。董希文少年时受家庭重视新学影响,同时对中国宋元明清绘画及瓷器多有接触而喜爱,埋下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种子。先后就读于之江大学、苏州美专、上海美专、国立杭州艺专、École des beaux-arts de l'Indochine(原译:越南法国国立安南美术专科学校)。主要师从于颜文樑、林风眠、常书鸿、恩·巴蒂等人。广博众采,学贯中西,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学生时代即长年深入西南边寨下层地区的他,用大量的写生和创作探索具有中国艺术表现形式语言的线性油画,在《苗女赶场》、《哈萨克牧羊女》、《云南驮马图》等作品中表现出对民众生活的关注与同情。
1943年董希文远赴西北大漠任敦煌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考察并临摹整理大量古代壁画,深入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壁画的技法和精髓。
1946年他来到北平,应徐悲鸿邀请担任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后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爱国运动,秘密印制散发大量革命宣传画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董希文以高昂的革命热情讴歌祖国的新生,创作出一大批气度恢宏,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民族风貌的巨制,如《开国大典》、《春到西藏》、《红军过草地》、《百万雄师过大江》等,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成为新中国美术的经典。
五、六十年代他沿着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走过的路线,并先后三次深入川藏牧民地区,不畏艰辛长途跋涉,体验生活并写生、创作出大量技艺精湛、独树一帜、充满生命力的作品,如《大渡河泸定铁索桥》、《班佑河畔高草地》、《山歌》、《边城亚东》、《千年土地翻了身》等,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董希文在对西方绘画艺术广泛研究和对中国传统艺术深刻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寻找中西方绘画的交融点,于五十年代鲜明提出“中国画家应该有中国画家自己的气质,自己对于生活的想法、看法和表现法”——即“油画中国风”的主张并身体力行,在探索和开拓具有中国人灵魂气质的油画艺术表现形式中独树一帜;在他所创立的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的教学中采取“广收博采、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方针,与“因材施教、顺水推舟”尊重个性的教学理念,培养出大批视野开阔、风格独具的美术人才。
董希文在他五十八年的短暂生命中为自己所热爱的绘画艺术和为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以尽可能的努力尝试力图完成心中为自己定下的任务:负起对中国美术应有的一份责任。虽然他没赶上改革开放的机遇,时间和客观条件没能允许他达到期许的目标,留下许多遗憾,但是他在几十年前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已经留给后人值得参照的可能。
董希文所创作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作品中,充满了阳光的气息,清新刚建的艺术语言传达出顽强的生命力。他在不事张扬的平和外表下有着坚韧的性格,无论顺境或逆境都始终保持着冷静思考的独立人格,他敢为社会担当使命的勇气和“一笔下去负千年重任”的精神,以及谦逊自省、正直不阿、待人友爱的美德都令我们永远深深的怀念、充满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