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文的《抗英老人达瓦顿珠》| 120年前西藏江孜抗英保卫战中的宗山忠魂发表时间:2024-07-02 09:00 “宗山号角——纪念西藏江孜抗英保卫战120周年主题展”于7月1日在北京西藏文化博物馆开幕。120年前,为了反抗英帝国主义的入侵,西藏军民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保家卫国的英雄赞歌。为了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筹备,于7月1日正式推出此次展览。展览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和中国共产党江孜县委员会承办。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陈宗荣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江孜抗英保卫战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帝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各族儿女在抗击侵略中表现出的“爱国团结、不畏强暴、众志成城、敢于献身”的伟大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内涵和真实写照。本次展览作为西藏文化博物馆正在筹办的“西藏通史展”常设展的阶段性展览,在藏研中心重大科研成果《西藏通史》的基础上转化而来。展览将进一步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全体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委书记陈昊指出,江孜抗英斗争是江孜最深刻的历史记忆,也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历史的重要一页。伟大的抗英斗争精神是江孜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组成部分。本次展览的举办,是对历史的缅怀、对先烈的致敬,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弘扬和传承、对后人的教育和激励。相信主题展的成功举办,将让社会各界更全面深入了解江孜抗英斗争的光荣历史,以及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副馆长达瓦次仁与董一沙 著名画家董希文1961年在西藏的写生作品《抗英老人达瓦顿珠》画像作为文献见证参加了这次展览,董希文之女董一沙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发言: “我非常荣幸能够代表父亲董希文在这里和来自西藏的领导和同志、朋友们一同纪念西藏江孜抗英保卫战120周年。父亲1961年在西藏写生的《抗英老人-达瓦顿珠》画像能在今天这样一个日子里作为文献见证当年的历史有着特殊的意义。 董希文和西藏的结缘早在70年前。他生前曾经三次到达过藏区,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是在1954年,他作为修筑康藏公路慰问团的成员到过青藏高原,在那里亲眼目睹了工兵们翻山越岭开凿公路的情景。见证了这条天路的建设和通车。回到北京后画出了那幅名作《春到西藏》,这幅画不仅描绘了西藏大自然美丽的春天,更是赞美了西藏人民开始的新生活。 第二次他到达藏区,是在1955年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路线写生,翻雪山过草地,到达了毛尔盖、松潘、腊子口等等一些地方,写生沿途的风土人情,有《班佑河畔》、《若尔盖牦牛群》、《帕里青稞丰收》、《毛尔盖盛会》、《毛尔盖姑娘》等等,这批画带回来后引起很大轰动,也引发人们对这一带的人文和生活的关注。 第三次他专程深入到西藏腹地,是在1961年,到达了亚东、日喀则、江孜、帕里等等好几个地方。西藏独特的自然风光,洁白的雪山和明静的湖泊,更有藏族人民特有的豪放坚强的性格和纯净的心灵,都给他留下难忘的印象。他的这批藏区写生作品,《翻身农奴》、《山歌》、《边城亚东》、《江孜街头》、《喜马拉雅山颂》、《千年土地翻了身》等等充满了阳光的气息和强烈的感染力,也记录了变化中的新西藏。有越来越多看过董希文这些画的人们从中受到感染,希望了解西藏、爱上西藏、关心西藏。西藏在人们心里是个令人向往的、神圣的地方。 西藏为董希文58年短暂的生命注入了灿烂的时光,他的艺术也因描写西藏更加发出光芒。 今年恰好是董希文第一次到达藏区整整七十年,也是他诞辰110周年,今天又正逢纪念西藏江孜抗英保卫战120周年,董希文当年写生的《抗英老人-达瓦顿珠》能在今天继续发挥热量。一个艺术家能在他的作品中反映现实生活、记录历史,并在社会中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正能量,这是一份荣光。 中共西藏江孜县委书记陈昊与董一沙 董希文 《抗英老人达瓦顿珠》 布面油画 81x60cm 1961年 本次展览共展出来自20家单位的60件展品,为观众展现了120年前西藏军民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以顽强意志和英勇斗争抗击英国侵略的历史壮举。展览为期一年,其间西藏文化博物馆还将推出一系列专家讲坛及相关社教活动。 以下视频来源于 西藏在线网 保卫战古堡前的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 7.1 展览名称 宗山号角 ——纪念西藏江孜抗英保卫战120周年主题展 7.1 展期 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7.1 主办方 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7.1 承办方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 中国共产党江孜县委员会 7.1 展览地点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 三层展厅 欢迎关注公众号,查看往期文章 如需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