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大型纪录片《共和国符号》第5集:人民英雄纪念碑发表时间:2023-01-29 09:00 北京 2023-01-29 09:00发表于人民英雄纪念碑 视频详见公众号 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中国有史以来最高大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碑的正面镌刻着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八个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笔力遒劲,恢弘大气,背面则是由毛泽东主席撰文、周恩来总理书写的150字的碑文。碑的底座上镶嵌着十幅汉白玉浮雕,形象地表现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反抗列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苦历程。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人民对人民英雄的敬仰和怀念之地,铭记着中华民族不惧牺牲的勇气与决绝,更是新中国红色经典艺术的不朽丰碑。 1949年9月30日下午6时,北京天安门广场,,刚刚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带领着与会者来到了这里。他们即将举行一场隆重庄严的仪式。 这份珍藏于中央档案馆的珍贵文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最后一天的会议记录。文件的第六项内容这样记载着,全体一致通过以本届全体会议名义设立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亲往奠基。 在当天的奠基仪式上,周恩来致辞:我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之后,毛泽东主席宣读了由他亲自撰写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宣读完毕后,毛泽东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基。 人民英雄纪念碑立于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上,北距天安门城楼约463米,南距正阳门城楼约440米。这个位置是由周恩来亲自选定的。对此,周恩来解释道,天安门广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源地,有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传统,同时,这里是北京的中心,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人民向往和世界人民敬仰的地方。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颖生: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纪念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是一个国家形象的工程,它一定要在首都中心的中心,一个精神信仰的一个中心,把最好的空间留给英雄,让英雄能够和我们同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浴血重生的新中国,需要一座丰碑来祭奠逝者,鼓舞生者。作为新中国第一碑,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整体设计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从各地建筑单位发来的设计方案就多达100多份。这些方案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借鉴了西方的方尖碑造型,较为高耸。另一类效仿了中国古代石碑的形制,更贴近地面。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沿地面铺开是中国的传统,这一类的方案它会占据广场比较大的空间,(看向)天安门的这个视线也不通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呢,高耸的挺拔的这种方案,不会阻挡南北的这种视线,最重要的就是向高处发展,它体现出一种仰望、崇高、伟大的这种感觉。 在确立了高耸挺拔的设计思路后,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向中央提交了三种设计方案。前两种方案较为相似,仅在碑顶的设计上区分为坡屋顶和群像顶。而第三种方案则在纪念碑底部架设一个高台,并且开设三个门洞,形制十分独特。 然而,就在方案提交后不久,时任北京市长彭真突然收到一封信。信中开门见山地提出设计方案的许多不妥之处,而写下这封信的人正是纪念碑总体设计的负责人之一、建筑大师梁思成。“如此高大矗立的石造的、有极大重量的大碑,底下不是脚踏实地的基座,而是空虚的三个大洞,大大违反了结构常理,在视觉上太缺乏安全感,缺乏永垂不朽的品质,太不妥当了。”写到这里,细心的梁思成甚至画出了草图进行对比。在梁思成的笔下,立在高台之上的纪念碑与天安门对比起来,显得十分渺小纤弱。而一旁梁思成所设计的纪念碑形象,底座高而不大,外围是一个扁平的台子,向四周舒展,与天安门各自衬托,相互辉映。收到这封信后,彭真极为重视,要求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根据梁思成的建议重新讨论,并确定设计方案。 这份珍藏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珍贵档案,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工程设计图纸》。人民英雄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相当于十几层楼的高度,突破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石碑的高度。纪念碑从地面开始,分为上下两层月台。上层月台长、宽各32米,为正方形,下层月台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4米,形状酷似一朵颇具中国传统的海棠花。纪念碑碑身吸收西方古典柱式的做法,在1/3处略有收分,呈现轻微的弧度,使得纪念碑更加挺拔有力。碑顶效仿中国传统碑额,采用上有卷云、下有垂幔的庑殿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畅:天安门广场现在是超过500米宽吧,是很宽,但依然不显得纪念碑小是吧,因为它底座铺陈得很开。从跟环境的呼应,碑座的大小到碑体的设计,其实都是严格遵照了原来梁思成先生的设想。 1952年8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正式破土动工。政协全国委员会、总政治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等17个单位组成了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由彭真担任主任委员,其中还包括了著名文学家郑振铎、历史学家范文澜、建筑大师梁思成等各个领域首屈一指的人物。 为了让人民形象化地理解碑文的内容,委员会决定以在纪念碑底座镶嵌浮雕的形式来展现。在范文澜的主持下,委员会对碑文所述的一百多年的中国革命历史进行仔细梳理和慎重挑选,并经毛泽东主席的审阅修改,确定了纪念碑的八个浮雕主题,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 为了深刻展现浮雕的历史内容,艾中信、李宗津、董希文、冯法祀、吴作人、王式廓、辛莽、彦涵等新中国知名美术家们投入到浮雕的创作中,先期进行画稿的绘制,他们中绝大多数来自于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家们深知手中画笔的沉重,在创作画稿时,他们往往几经修改,力求精益求精。 《南昌起义》的画稿作者王式廓最初在一张纸上用红蓝两色勾勒出人物的基本动态。在第二幅草图上,他按照浮雕的大小比例将人物逐渐描画清晰。而在第三和第四幅草图中,王式廓分别重点绘制出画稿右侧振臂高呼的指挥员形象与左侧战士们的具体形态。在反复打磨过后,最终才确定了画稿的样式。 董希文在绘制《武昌起义》画稿时,为了方便雕塑家进行参照,他甚至将画稿中主要人物和环境的明暗关系一并描绘出来。 这幅珍贵的画稿是彦涵所创作的《胜利渡长江》的第一幅手稿。在这幅画稿中,彦涵选取了人民解放军奋力登上江岸,向敌人展开勇猛冲锋的瞬间。为了还原渡江战役的真实场景,彦涵走访了多位亲历战役的指战员,并且搜集了战斗中所使用过的枪支和缴获的美式钢盔。彦涵用心地将这些战斗细节和心得体会一一记录在了画稿之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彦涵精心绘制的这幅画稿却没有通过审定。 彦涵之子彦东:这幅画稿大多数的解放军都是戴着钢盔,这是和真实的战争当时的场面是吻合的,不是老百姓印象中的那个军便帽。第二个原因就是不希望战斗中牺牲的这样的一些悲剧性的色彩。随后,彦涵又根据修改意见创作出了第二幅画稿,最终通过中央的审定。 从画稿到浮雕、从平面到立体,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艺术创作。委员会从中央美术学院选调了曾竹韶、王丙召、傅天仇、滑田友、王临乙、萧传玖、刘开渠7位知名雕塑家。同时,华北军区也推荐了有着多年参军经历的雕塑家张松鹤参与进来。 其中,刘开渠作为美工组组长,他所负责的是所有浮雕中体量最大的胜利渡长江。为了使浮雕中的人物形态和衣纹走向得到最精准的呈现,刘开渠等人特意从北京的劳务市场找来了人体模特作为参照,他们还邀请部队指战员充当模特。由于需要脱掉衣服展示肌肉线条,许多指战员在思想上难以接受。在雕塑家们耐心地说服下,指战员们最终同意充当裸体模特,实在难为情的就穿上了一条短裤。在模特的帮助下,浮雕呈现出强烈的写实风格。在创作胜利渡长江浮雕过程中,为了刻画一面红旗的样式,刘开渠让模特举着红旗来回奔跑了十多次,直到找到满意的旗纹。浮雕中吹号手的形象也是刘开渠根据模特的真实造型反复推敲刻画而成。 为了体现浮雕中的民族特征,刘开渠特意带领雕塑家们前往中国各地观摩古代雕塑,将中国传统艺术中简洁生动的线条感带入到了浮雕当中。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工地南面,有一个东西长约60米的工棚,这里就是当年艺术家们创作浮雕的地方。已经93岁高龄的雕塑家陈淑光便是其中的一员。 《抗日游击战》浮雕共同作者陈淑光:工作室是单砖砌成的,最简易的那些东西,上头是那种铅棚子,一条大屋子通着,中间用布帘子隔起来,每块怕互相干扰,而且还要做模特。 工棚里,纪念碑浮雕按照历史时间顺序一字排开,每块浮雕的放大稿旁都有石膏小稿作为参照。由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是在底座完成之后,由汉白玉石镶嵌进去再进行最终的雕刻,因此浮雕的每一处细节都要在前期进行十分严谨的敲定。雕塑家们首先需要根据画稿的尺寸创作泥塑初稿,确定浮雕的高低布置、光影的明暗关系。这些泥塑稿按照比例大小,从1/4到1/2,再到放大稿逐步创作。人物的形象和情感表现也渐渐完善。最终在放大稿的基础上,由工匠翻制石膏稿,再根据石膏稿运用点线仪打制浮雕。 当年,陈叔光与丈夫张松鹤就是在这座简易的工棚里创作出了《抗日游击战》浮雕。说起创作的灵感来源,陈淑光认为是一首歌给了她最大的启发。 陈淑光:《游击队之歌》,我们都是神枪手,秘密森林里有无数个好兄弟,没枪没炮敌人给我们造,怎么表现呢?我们就都用的是日本造的三八大盖,老汉去给前线送手榴弹。 在创作过程中,为了体现抗日游击队艰苦卓绝的作战环境,陈叔光与张松鹤特意在浮雕上刻画了深山老林的背景。然而,这个做法在当时却引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论。 陈淑光:有的人不是说雕塑上不能放山水,那绘画性太强了,后来一看古代雕塑也有,不许放的话,就没有典型环境。因为既然是在秘密的树林里,没有树林怎么怎么叫游击队呢? 在浮雕创作过程中,时常伴随着争论。而其中争议较大的则是浮雕中到底要不要出现著名的历史人物。在《虎门销烟》的线描稿上,曾出现了林则徐的形象。而在最终的浮雕中,这个人物却消失了。 实际上,对于浮雕上人物形象的选取,毛泽东主席曾经提出,每个情节的人物都以表现人民群众为主,体现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个真理。所有干部都只雕刻到连级,不要把高级领导人刻在上面。 陈淑光:当时领导一再强调不要表现哪一个人,不是很理解的。后来就慢慢就理解了,好多默默无闻的人也做了很多贡献,那我们就应该也包括这些人,好多人牺牲了,可是都找不着坟,那不是也是英雄吗? 带着对人民英雄无限的敬仰,艺术大师们发挥着毕生所长,精雕细琢着每一个人物。他们通力合作,既发挥了个人风格,又保持着高度的整体性。使得这块总长40.73米、雕刻有172个人物的连环浮雕,成为了新中国美术史上城市雕塑的开篇巨作。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最高的成就,现实主义、宏大叙实,东西方结合表现伟大的时代,饱含历史的厚度和人文的温度以及对人民的情感。这就是这一组雕塑在雕塑艺术当中成就所体现的。 1958年4月22日,凝结着无数人心血和期待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历经八年多的时间顺利竣工。5月1日,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北京50万人民群众聚集在了天安门广场。他们即将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举行隆重的揭幕仪式。 人民英雄纪念碑标志着人民对先烈的怀念。这一天,首都北京各界人民代表向1840年以来在历次革命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敬献了花圈。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意境上非常深远,在主题上非常鲜明,在艺术表现力上又非常新颖的一幅史诗性的画卷,我们民族的奋斗史、奋进史,十分鲜明的也是高度浓缩的得以表现。因此啊,它作为新中国的一座丰碑、一部经典、一部史诗,至今仍然散发出感人的魅力。 今天,在无数人的瞻仰中,人民英雄纪念碑始终守望着共和国的光荣与梦想。它寄托着中国人民对无数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献身者的无尽追思与无限崇敬,这是所有中华儿女心中不朽的丰碑。 资料来源CCTV国家记忆,由本刊编辑 相关阅读: 2023年1月27日20:00 CCTV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