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画 | 董希文的《戈壁驼影》发表时间:2020-05-04 20:39 董希文《戈壁驼影》布面油画 84x132cm 1947年 约1945年,董希文(左二)和常书鸿(右一)等在敦煌南疆公路 摘自徐悲鸿《评董希文〈戈壁驼影〉》: 塞外风物多悲壮情调,尤须具有雄奇之笔法方能体会自然,完成使命。本幅题材高古苍凉,作风纵横豪迈,览之如读唐岑参之诗,悠然意远。 摘自张丽 《难忘的教诲》: 那是在董希文先生的壁画工作室成立后,老师为了让我们能增加课堂以外的学习机会,促进师生情谊,在菊香蟹肥时节,约请我们去他家聚会。一天晚上,我们这班的同学如董福章、邢琏等同志都高高兴兴先后来到大雅宝胡同董先生家。我看那间小小会客室也就不到12平方米,当时是深秋,外面气候清冷,但室内却感到十分温暖。在右边墙上挂着一幅董先生1947年创作的《戈壁驼影》,画面表现的是阳光洒在沙漠和骆驼身上,橙红的色调,长长的投影,以及人和骆驼艰辛的跋涉,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室内陈设了几个玻璃书柜,里面摆着许多精美的中外画册,我想这就是先生的财富吧。
摘自艾中信《董希文的创作道路和艺术素养》: 前面我说到董希文在油画民族化这条道路上的试探,是说他的基本的创作路子和所追求的基本的艺术风貌。但在他的创作道路上,并不绝对如此。1946年,当他到北平艺专以后,他所创作的《戈壁驼影》就是一例。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他孜孜于探求形式,是为了使作品更好地表现生活感受。他虽然一向不主张绘画上过分强调光影,也不夸大油画的光色作用,但是为了表现在荒漠中的渺茫行旅,《戈壁驼影》既强调了光影,又夸张了光色,其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他当时切身体会过的沙漠中漫长的旅途和寂寞的心情。为此,他选择了日落时分,用拉长的驼影以抒写苍茫暮色,这是作品的主题所决定的。同时期的作品《哈萨克牧羊女》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摘自水天中 《董希文绘画艺术浅论》: 除了敦煌石窟艺术的影响之外,西北边疆质朴壮阔的风土,给画家的艺术气质染上了新的色彩。在《苗女赶场》中流露的苦涩、阴冷,被塞上落日、大漠沙尘所笼罩。《戈壁驼影》(1947年)和《哈萨克牧羊女》(1948年)中,原有的抑郁里增加了豪放的情致。对于中华民族艰辛创业的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一来到河西走廊,总会缅怀汉唐先辈经营西陲的英雄历史,把自己的心潮汇入悠远无尽的历史长河之中。当我们看董希文40年代的绘画作品时,往往能感受到这种对于边疆土地和人民的爱及中国人所特有的历史自豪感。董希文的绘画艺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向前发展的。
摘自邵大箴 《永存的艺术 永存的精神——纪念董希文先生》: 在解放前的董希文作品中,不能不提到油画《戈壁驼影》(1947年)和《哈萨克牧羊女》(1948年)。前者构思巧妙,色调丰富,光影描绘极富表现性。后者更多采用壁画手法,线的作用更为明显,色彩也很淡雅,以淡红、淡蓝、淡黄为基调,牧羊女淡淡的哀愁和画面的色彩画面的色彩气氛很为协调一致。人物形象虽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较远,但诗意般的画面仍使我们感到亲切。如果把上述两幅作品和1947年画的《窗前静物》放在一起来比较,可以明显看到这三幅风格迥异。《窗前静物》更注重块面造型,注重肌理、笔触的美。创作路子宽是董希文绘画的重要特色。因为他从西方和我国民族绘画传统中借鉴的面很广,他的艺术脾胃很强健,能消化和吸取各种养料。 摘自袁运生《董希文的艺术精神》: 他一直在实践油画中国风的探索,然而他1947年画的《窗前静物》、《戈壁驼影》却又明显地趋向于色彩问题的思索,画光影、画色彩斑斓的、更“油画的”绘画(这类的画后来越发地少了)。以他色彩感觉敏锐和高度修养,讲求色彩复杂的光影变化实易事而并非不能,实不为也。西方油画讲色彩的透明,而他情有独钟于“粉扑扑”的色彩品味。研究过敦煌,受到另一种完全不同色彩系统的如此有说服力的感染,使他乐此不疲。中国画家里有人曾非议先生画中的“土”,岂不知此“土气”之来之不易和传承有序是另一种色彩的境界。先驱和常人正有着如此大的差异。 除特殊标明外,本公众号内容均为原创编辑制作 如需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