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董希文自己说油画《开国大典》

发表时间:2017-10-02 13:54作者:董希文
文章附图

编者按:

一幅社会题材的画作进入公众视野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往往会被附加某种概念的标签而模糊了创作者原始的初衷。表现新中国诞生的画作《开国大典》,作为董希文探索“油画民族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至今已有65年。今天我们重读当年的青年画家在盛誉之下写就的这篇短文,那种朴素真挚的感情、冷静深远的思考,尤其敢于超越自己、对艺术探索永无止境的精神,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新的提示。

文末有往期文章回看链接,欢迎关注:)

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经验

/董希文

我的油画创作《开国大典》发表以后,热心的朋友们,对这幅画的民族形式感到兴趣,要我谈一谈油画创作上学习民族绘画表现方法的经验。现在,将一些粗浅的心得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董希文 (1914-1973)

我开始创作《开国大典》这幅画,就企图把它画成一幅与平常的西洋风的绘画不同的具有民族气派的油画。但事实上不等于说,现在画面上的效果完全已是民族化了;成为民族形式的油画,这还有待于今后的继续尝试。另外,我也想到今后自己的创作,不一定要按照这个既成的模样固定下来,否则,反而会限制了自己在今后创作上更进一步对于民族形式的探讨和发展,甚至更严重的可能会产生那种妨碍现实主义绘画表现力成长的形式主义偏向。因之我想,这篇短文,在客观效果上,应该不至于束缚读者对于民族绘画多方面的理解与试探。希望这些经验介绍,作为抛砖引玉,能够引起读者对于绘画上民族形式的具体作法,有更多的创造。

我创作这幅画的过程中,遭遇到的困难的确是很多的。在这里,我要说的只是在处理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上,是如何从吸取了中国古代绘画传统上的创作方法,而初步获得了解决的一些经验。

首先在构图上,为了使天安门楼和广场之间的距离能够在一幅画面上概括进去,假如呆板的按照一般西洋画的取景角度、透视办法来对待这个问题,那是不可能得到构图上的完整感的。因之我运用了中国画在透视上既科学又不是自然主义的那种灵活性的手法来处理,也就是既不被机械法则所束缚,同时又是合于视觉的安定感和真实感。因为突破了一般西洋的构图方法,画中领袖们站立的方位和建筑的关系,也就作了大胆的处理。

想到处理人物的形象,应该符合人民所喜爱的完整与明确的欣赏习惯。因此,我极力的运用了中国绘画上描写形象的方法,把一些与人物精神、性格无关紧要的外貌细节单纯化,避免了形象描写的繁琐的感觉;同时,又加强描写了形象上的重要环节,使形象的重要部分凸出。我认为这样的做法,能够集中表达出领袖们的精神、风貌和各种对象本质的特点。

中国人是喜欢鲜明而热烈的色彩的,这也是符合《开国大典》这幅画的主题思想的。所以我在色彩运用上,便不顾忌到一般西洋画法的色素复杂变化和油色厚堆的规则,大胆地采取我们中国画色彩的使用习惯,这就是在写实的基础上,适当地压低了明暗的强度与色彩冷热的对照,特别是抓住了各种对象的本色以后,在各种鲜明的本色中去求得整幅色调的对比与统一,使效果上产生了一个比较热烈与明朗的情调。假如说,这幅画富有民族气派,那么与这种色彩的用法是很有关系的。

为了求得整个画面与内容相协调的装饰风的效果(我认为这点在早期中国绘画上是做得很出色的),对于画面上光源和明暗的处理,我也给它单纯化了。譬如显著的阴影、大块的投影的避免,和适当的控制了物象体积的结构等等。运用了中国画的描写形象习惯,不以可变的光为重,而以不变的形为主去表现各种形象本质的特点。这样,最后的效果,就加强了各种对象如衣服、灯笼、地毯、琉璃瓦等的物质感的肯定表现。这些手法,比起自然主义的绘画,更容易使人认识对象的本质。

其他应该考虑到的问题也很多,如远景与近景在比例上的明确程度,近处静物上各种纹样的肯定,以至画面各处笔触的运用等等。当我遇到困难时,我想起唯一解决问题的原则是,我应该符合中国人传统的欣赏习惯,使整幅画面的效果,既宜远望,亦能近看。运用这个原则,反而使我在技法上不受西洋油画描写物象的基本技巧的限制,同时也自然地创造出了不少自己的新手法。

上面列举的几点,归纳起来说,一个总的意图是为了整幅画面,能够更充分地传达这个伟大的主题的气派出来。我认为这种意境的追求,在我们民族绘画上,是一个最重要的地方。

当然,这幅画还存在着不少缺点,离开自己的理想还远。作为一幅永久性历史画的要求来讲,还需要继续修改。希望读者对我的画上不妥当的地方给予批评与指正。另一方面希望通过这些初步的片面的实践经验,引起更多的画家对于绘画上的民族形式的研究,更广泛的去发掘,并在绘画实践中发扬光大起来。

(原载《新观察》1953年第21期)

董希文《开国大典》草图 纸本铅笔彩铅 18.5x30.5cm 1952年

董希文《开国大典》布面油画 230x400cm 1952年

(第一版 印刷品翻拍)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53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油画《开国大典》

1953年,毛泽东(左二)、刘少奇(左一)、周恩来(右三)等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

董希文《开国大典》布面油画 230x400cm 1954年

(第二版 印刷品翻拍)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董希文《开国大典》布面油画 230x400cm 1971年

(第三版 印刷品翻拍)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董希文原作《开国大典》布面油画 230x400cm

靳尚谊、赵域(1972年临摹并修改),

阎振铎、叶武林(1979年在临摹版上修改) (第四版)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注:

1952年 董希文创作完成《开国大典》

1953年 《开国大典》在《人民日报》发表

1954年 “高饶事件”发生后,作者被令去掉高岗

1971年 “文革”中,作者被令去掉被打倒的刘少奇

1972年 中国革命博物馆需要修改《开国大典》,董希文已身患癌症,由靳尚谊、赵域临摹并修改

1979年 为纠正“文革”左倾错误、还历史本来面目,中国革命博物馆需要恢复《开国大典》原貌,由阎振铎、叶武林在临摹作品上修改


往期回顾:(可点击查看)

董希文:关于壁画的形式和制作方法

董希文:《百万雄师渡长江》的一些创作意图  

董一沙:父亲在大雅宝的岁月(上)

董一沙:父亲在大雅宝的岁月(下)

邵大箴:为新中国增添了灿烂光辉

詹建俊:董希文先生的“兼收并蓄”和“顺水推舟”  

许幸之:与董希文对谈艺术  

艾中信:董希文的创作道路和艺术素养  

    正:忆先生董希文:深沉的悲歌  

袁运生:董希文的艺术精神  

姚钟华:谈董希文先生的藏区写生兼议对景创作  

刘秉江:回忆恩师董希文  

范迪安:《一笔负千年重任——董希文艺术百年回顾》序  

董一沙:《董希文的艺术历程》(下)  

刘新:董希文速写手稿遗珍

李骆公:弱冠之谊——忆希文兄  

【视频】灵感高原||画家心驰神往的西藏  

水天中:董希文绘画艺术浅论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