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包”与董希文工作室 | 曹庆晖

发表时间:2018-12-03 02:19作者:曹庆晖
文章附图

本文节选自曹庆晖《对中央美术学院1959至1964年油画工作室教学的浅见》,全文刊载于《美术观察》2009年04期。



▲文后附董希文所写的1962年《油画系第三画室教学大纲》手稿


董希文工作室由董希文主持全面教学,参与工作室教学的教师有许幸之、梁运清、詹建俊等人,师资结构比较多样。董希文个人转益多师的学习经历使他对50年代初期教条主义地学习苏联非常有意见,比如对素描问题,董希文就曾批评说,“现在我国艺术院校的素描都是一个样子,都是契斯恰可夫,把铅笔削得又长又尖,2H、HHB、1B、2B、3B4B、5B、6B铅笔一遍一遍的上去,画得像照片一样,好像不是契斯恰可夫面貌的素描,就不是素描,岂不知素描也是百花齐放的”、“没有基本功的百花齐放,就不可能出现创作上的艺术风格、艺术手法的百花齐放”。在1956年提倡“双百方针”的时候,他曾在一些公开场合提出这些看法,主要包括两方面:油画创作要民族化、油画教学要多样化——都是针对油画艺术时弊而富有理性反思的意见,其中最为系统深入的表述,他曾发表在当年《美术》杂志上“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油画中国风”一文中。

董希文富有导向性、思辨性的想法与意见,到油画系开展工作室教学时得以实施与展开,在教学大纲中他对工作室努力方向的阐述无外乎是要求多样化和主张民族风,细加分析不难发现他希望的多样化和民族风,是建立在更大的文化包容基础上的,而这正是董希文工作室相比于其他两个工作室最富有特点的地方。具体些说,在1961年的工作室大纲中,董希文将“对中国绘画传统的学习,对中国文物遗产的研究和对外来绘画的各种学派、各种风格的探索”作为工作室的教学方针与教学方法,在1962年的大纲中,董希文则进一步指出“对于学习外来油画技法,我们的理想是尽可能选择外国油画风格与中国人民审美观念比较相近的来学习,以便使两条道路逐渐串连起来”,在1963年的教学大纲中,董希文更明确地讲到:“新派要学习,不是全盘否定。学习艺术手法,摸到他们的技术底子,利用他们的技法来丰富我们的艺术表现,而不是玩赏他们的审美趣味……有时为了加强对象的表现,可以变形和夸张……”从中可以看到董希文不限于苏联油画技巧而希望有条件地“兼收并蓄”的思想线索。应该说,“兼收并蓄”正是董希文基于当时中国油画教学封闭、狭窄的思想空间提出的应对之术,正是由于这种文化包容——对不局限于写实主义的各种学派与风格的探索、对学生各种尝试的鼓励,无时不触及已经在艺术思维中树立起来的壁垒,使董希文工作室教学总是处于被议论甚至被非议的风口浪尖。例如,1962年油画系在总结中就提到对第三工作室教学有3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工作室教学方向不对,习作走得是形式主义的道路,是捡欧洲现代诸流派剩下的东西,是重蹈旧中国油画的覆辙;第二种意见则喜忧参半,喜的是有特色的造型、色彩,具有独到之处的素描、油画,忧的是过分强调主观作用,对造型的客观因素了解不全面,一年级开始如此训练就会削弱基础功夫,不利于长远发展。第三种意见认为,工作室的训练方法是成熟的,不能认为基础训练只有一种办法,也不能认为吸收西欧或苏联的油画教学传统是唯一或最好的办法,不能否认工作室在一个时期内吸收东欧的办法,要允许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画法试验。从这些意见中可以看到,董希文定于现实主义一尊而又不僵守写实的开放包容性教学经验,体现出双百精神对艺术思想的解放,同时也松动着各种艺术束缚与教条的捆绑,这正是他对现实主义油画教学向深入发展最可宝贵的贡献之处。



董希文所写1962年《油画系第三画室教学大纲》手稿

1960年10月,董希文带领学生在敦煌考察时留影

董希文给学生讲写生技法

1962年,董希文与许幸之、吴作人、罗工柳、艾中信在中央美术学院

1957年董希文(左一)、吴作人(右一)与智利画家万徒勒里在画室交谈

1957年,董希文出席苏联“第一届全国美术家代表大会”期间与多国艺术家在一起


除特殊标明外,本公众号内容均为原创编辑制作

↓↓↓如需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欢迎查看)

董希文: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油画中国风  

董希文:关于壁画的形式和制作方法

董希文:《百万雄师渡长江》的一些创作意图  

听董希文自己说油画《开国大典》

董一沙:父亲在大雅宝的岁月(上)

董一沙:父亲在大雅宝的岁月(下)

邵大箴:为新中国增添了灿烂光辉  

詹建俊:董希文先生的“兼收并蓄”和“顺水推舟”  

许幸之:与董希文对谈艺术  

艾中信:董希文的创作道路和艺术素养  

    正:忆先生董希文:深沉的悲歌  

袁运生:董希文的艺术精神  

姚钟华:谈董希文先生的藏区写生兼议对景创作  

刘秉江:回忆恩师董希文  

范迪安:《一笔负千年重任——董希文艺术百年回顾》序  

董一沙:《董希文的艺术历程》(上、中、下)  

刘   新:董希文速写手稿遗珍  

李骆公:弱冠之谊——忆希文兄  

水天中:董希文绘画艺术浅论  

李秀实:记董希文先生的写生课  

邵伟尧:“顺水推舟”因材施教 ——董希文美术教学法的核心  

靳之林:董希文为创建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做不懈的努力  

邵大箴:“绘画味”和董希文的《哈萨克牧羊女》

董一沙:珍爱生命 久远的记忆 回忆父亲董希文  

高    泉:无尽的怀念  

【展讯】大雅宝胡同甲2号文献研究展: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家的记忆  

张颂南:远方的思念  

祁海平:重读董希文  

周功华:油画民族化:董希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谷   嶙:和董先生在一起的日子  

宋怀桂:师生缘 ——回忆我的老师董希文先生  

【专辑】董希文画中的母亲  

【新闻】中央美院百年校庆 董希文作品新的捐赠《农村互助组组长》

端午 · 董希文的生日||大家谈 (一)   

董希文的艺术与人生||大家谈(二)  

董希文的艺术与人生||大家谈(三)  

董希文的艺术与人生||大家谈(四)

【视频】六集纪录片《敦煌画派》 | 秦川

【视频】灵感高原||画家心驰神往的西藏  

高振美:诗·致董希文工作室四杰  

董一沙:董希文的《西湖风景》

【展览】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附展览图集)

【视频】解读“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六位教师访谈)  

袁运生:逐梦40年 让美术教学根植民族文化沃土